【讀品讀癮】追跡者的徒步行旅:我讀《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

蔡凱西
·
·
IPFS
·
閱讀《故道》,或許可以令我們換一個角度,觀察人與徒步、人與道路,以及人與移動、旅行的關係與歷史。
書封取自網路書店

沒有觀光遊覽、飛機、特快列車、美食購物,並利用現今無遠弗屆的網路進行地景的導航,以及以便利的鐵道等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我們如何想像旅行的樣貌?

英文「 Travel」一詞的語源,所指的是一種充滿勞累、折磨筋骨,甚至可能有去無回,生死未卜的移動行為。自19世紀中葉,庫克(Thomas Cook)成立了通濟隆旅行公司,將旅行作為一種產業來經營、發展,使旅行活動在鐵道等交通網,與旅行團體化、旅途制度化的配套下,自此逐漸脫離苦勞、跋涉與危險,走向享樂式的「觀光旅行」(Tourism)。

誠然這樣的變遷過程並非短時間的翻轉所能達致,但現今大量生產、消費與便利交通、效率化、風險低的觀光活動,乃是疫情大流行之前,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Sand path with footprints through the grass field at Crane Beach" by Alice Donovan Rouse on Unsplash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將他在不列顛,以及巴勒斯坦、西班牙各地的丘陵、窪地、岩石地形,與古航路中探尋沒徑、步道、趕牲道、朝聖之路等徑道的經驗,寫成《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一書,引領讀者暫時逸脫出觀光大爆炸的當代,通過走訪隱沒、幽微的故道之旅,重新想像旅行的其他可能性。


人類千百年來不斷因各種動機從事旅行,而「行走」就是最原始的移動方式,歷史上基於朝聖、趕集、引水、渡河、逃難、戰爭等原因所出現的道路,無不由眾多先人通過不斷行走的「實踐」所產生。

隨著時代變遷,這些道路逐漸失去了最初被開闢的需求,若非經過後人的整備,轉型重生成熙來攘往的人車通道,或活化成為觀光資源,建構為旅遊地景的一部分(例如芭蕉「奧之細道」的部分路段),大部分在歷史上曾經由先人腳步走出來的徑與路,往往在卸下其歷史任務之後,成為本書所謂的「故道」(Old Ways)。

photo by Cathy Tsai

由於少有人跡涉足,「故道」不是塵封於荒煙蔓草之中,就是鳥獸亦取代人跡在此活躍,甚至消失在地圖上。而人們在重拾故道展開一段段回歸原始步行的旅程,也意味著這樣的旅行充滿著未知與危機。除了談不上安全與舒適,若不熟悉故道的地形、地質特性、生物棲息的習慣,與當地天候的變化,甚至是戰地的局勢,輕輒傷筋斷骨,重輒魂斷於道途,無法平安離返。

不斷為媒體所宣揚,所謂「找回自我」、「Gap Year」、「壯遊」,或「說走就走」等論述,挑動旅人出走的慾望與憧憬,很難套用在作者筆下的故道之旅。每一段旅程的開始,作者都經過極盡縝密的思索與規劃,了解相關的地形、生態、航海與文史知識。 例如作者在一次蘇格蘭的古航路之旅中,與伊恩這位長年勘測海道,追尋海上故事與傳說的古船航行專家一同出海探訪,並學習監測風向、海流、掌舵等航行技術。

"A dirt trail in a forest with green leaves, trees, and plants" by Zack Silver on Unsplash

書中不時可以見到,作者向各種「身懷絕技」的地質、生態、自然等專家,與熟習航海技術的水手求教,學習各種文史、自然與生物等知識,以了解故道的前世今生,並為旅程時可能面臨的困境與不確定性做準備。除了請教各領域的專家外,作者也時常與他們結伴同遊,共同面對故道帶來的挑戰。


翻閱本書,可以見到作者以徒步、單車,或利用沒有引擎與GPS的百年古船,為主要移動方式。利用徒步或無動力的古老船隻,自然無法做快速、有效率的往返,兼程之際需露宿或在波濤顛簸的船中休息,更是常見的情況。

在沒有導航系統,且旅行指南(Guidebook)也無法按圖索驥的故道行旅中,作者憑藉自身閱讀各式各樣的徒步旅行者,嫻熟其中關於各種道途的書寫,所衍生對古代徑道的好奇與著迷,展開了每一段故道之旅。

諸如伯洛(George Borrow)、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松尾芭蕉等曾經從事行路之旅所留下的散文與詩歌,對作者尋訪故道與撰寫本書最大的原動力,則是以39歲之齡,戰死沙場的英國詩人托馬斯(Edward Thomas)。

閱讀托馬斯所留下的博物誌、遊記、書信、戰時日記、詩歌,將這些著作中所書寫的道途,視為自身展開故道行旅的夢想地圖。從托馬斯曾經走過的伊克尼爾道為起始,走向每一段以足為度,尋訪故道旅程。

追索前人在這些已經湮沒無名的徑道角落,所留下的朝聖之跡、冒險之旅與傳說,在行旅的過程中,一方面使作者從現代世界抽身而退,與已經故去、曾經往來於道途的古人產生對話,並承載其對徑道的思想、記憶、經驗,從而與自身實際對道途的認識與感知進行辯證。

而作者也提到,在追尋通往過去的道路之過程中,一再發現自己被「遣回當代」,雖然書中並未明言此意境,不過,或許從下述的引文中,能夠約略推究其意:

回到拉馬拉的那天晚上,我走到街上,在一整日都暴露於天地間之後,享受涼爽的空氣,以及城市與黑暗帶來的封閉感。

每一段故道之旅的結束,都仍要面對自己並非生活在過去,而是當下的這一現實。對作者而言,伴隨著旅終人散,回到城市生活中,接著重新籌備另一段旅程,再重新上路,不斷的走入故道,也不斷的從故道被遣回當代。


麥克法倫以其擅長的自然寫作筆法,細膩描寫故道之上的花鳥風日月、山林泉石沙,行文中穿插諸多前代作家在詩歌、遊記、書信等材料中,對故道的思想認識、感知與描寫,引領讀者穿越時空,感受故道的古今之別。

此外,從本書中也能觀察到作者不遺餘力的介紹對這些徑道、古航道的歷史演變與興衰。本書既是基於實際旅行經驗下的自然寫作與旅行文學創作,若以「道路史」或「旅行文化史」的視角來觀之,亦能呈顯本書的價值。

受限於專業知識與技術,並非許多人都能夠親身以自己的腳步,走訪失落的徑道或航路,不過,閱讀《故道》,或許可以令我們換一個角度,觀察人與徒步、人與道路,以及人與移動、旅行的關係與歷史。

本文在修改後於2018年6月1日刊登於【故事Story Studio】網站〈以足為度,重返徒步者的旅行──《故道》〉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蔡凱西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年度問卷】略有小成的一年(吧?)

來共此一連憂夢吧:那些年我們看過的瓊瑤究竟有多恐怖

鴉片煙霧吞吐間的王道樂土:我看漫畫《滿州鴉片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