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生活 ▇ 走進歷經百年時光的旅人書店,一切平安順興

林靈姝
·
(修改过)
·
IPFS
·
地方上的書店像是一間「文化的雜貨店」,等待你的留連忘返。


▇ 思生活 ▇ 思考生命維持存與活之易與不易,因為相信有終點,所以樂觀。

最近這一週密集的工作會議和文案企劃,有一種回到以前燒腦職場的感覺。雖然自由工作的狀態下,絕對工時相較於在大組織內還是比較短,但也讓我都沒有力氣上來馬特寫其它東西惹

這週一在台灣下午時間,丹麥的早上時間採訪了 @sun ,愉快的談天說地兩個小時,很想馬上寫出來,但又覺得不能浪費不能急,尤其在我現在工作滿檔腦袋不怎麼清楚的時候,更要提醒自己:急事緩辦。重要的事就更不能隨便交差了。請廣大的支持者再等等啊哈哈!

倒是前陣子為 beyond 寫的第二個城市主題,昨天上線了。今天先分享一篇吧~

前情提要:本文為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五月份宜蘭主題邀稿兩篇之一。該專輯由其內容主編策劃及集稿,來逛逛吧!
宜蘭。旅人書店

傳承時代美學的「moku旅人書店」

緊鄰羅東成功國小,興建在1927年(昭和2年)的校長宿舍,屬於日本式多屋脊建物,是一棟雙拼式的木造建築,六十多年後因為年久失修,屋況危急,在2007年曾原地重建,保留其特殊的兩坡切妻式瓦頂、雨淋板外牆、凸窗、木格柵窗台以及高架地板,並登記為歷史建築,爾後由社福機構和顧問公司以藝文咖啡館形式經營進駐,期望帶來活化運用的機會,而在2020年7月,則迎來它此刻的全新變身:「moku旅人書店」

走近這家書店,從外觀上就能明顯感受它不是現代建築,卻也並非因為迷路而穿越至此,它的歷史感與周遭的車馬環境並不衝突:春末夏初裡帶著綠意的小庭院和雅致的鋪石步道,滿溢昭和風情的編竹夾泥牆,還有門窗上的雨庇,是造型特殊的木製斗栱,紮紮實實散發著日本京都的味道。我不由得想像它是一個地圖上的「刺點」:輕輕觸動了觀者心中某些已逝但仍有美好印象的事物,帶有私人情感的獨特性,從歷史中傳承了時代美學,又剛剛好的融入了爾今生活的情懷裡。

拉開木門進入書店,要脫鞋。

就像是旅人回到了家一般,褪去外在的負擔,在這清朗的小小一方屋裡,處處是可以細細瀏覽的風景,以及能讓心靈休憩的角落。

這片窗景為書店留出一道必要的空白

順著閱讀與生活的循環而來

記得上回拜訪在基隆的獨立書店「見書店」時,買下一本由台灣19位獨立書店主人和9位藝文工作者合著的《疫情釀的酒》,描述自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獨立書店的擁有者們對生活的反思,以及努力思考書店出路的各種嘗試和體會。總策劃是台東長濱獨立書店「書粥」的創辦人高耀威,我認為很適合引用他出版序的標題──〈順著閱讀與生活的循環而來〉,為旅人書店所營造的氛圍,做個友誼的呼應。

書店的兩個對外面都是木柵格窗,光線自然的透入,在室內投下柔和的日影。長型的倚窗排面上,陳列了許多顏色典雅的手作編織包,親切的店員向我介紹,這是書店主人在泰國的親友居住的社區裡,由當地婦女親手染布和織作,乍看配色雷同,但其實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另一排窗前則是許多溫潤的木製用具。造型可愛輕巧的陶器點綴以「空氣鳳梨」,整體充滿了暢通的呼吸感,光是看著這些擺設就有一種舒服安適的心情。

離書店大概十分鐘車程有個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在1916年日治期間,為儲存太平山林場的木材,將羅東的松羅埤當作貯木池。1924年羅東森林鐵路完成後,松羅埤一帶成為木材集散區,也就是「羅東林場」,現在林場已經不再做為儲木地,而是規劃成文化園區讓後人遊覽。為此,在書店的一隅中遇見這些別致的木製品,似乎也是書店主人連結地方文化的一種巧思,不管是居民或遊客,都能感受到濃縮在書店裡的土地氣息,延伸了進一步探訪在地的擴散和想像。

等等,這是一家獨立書店。那書呢?
仔細一些站遠看,書無所不在。

即便兩側窗景都留給了選品,書也有它的位置,戰略性的踞座在其間,在觀覽把玩這些生活物事,覺得似乎還缺了什麼的時候,書就是那一塊拼圖,把線索全部串成一線,為一整區的風景定錨,比方手作區裡的《我的北歐風手作布包》,或木質區裡的《療癒木擺盤》、《空氣鳳梨圖鑑》。

充滿療癒感的一隅

滿滿宜蘭氣味的書店空間

正中央島心的位置,毫不客氣的擺滿宜蘭的氣味。

在這個區塊,書是理所當然的主角。靠裡端的整面書牆,呈現出書店的選書方向,顯示了區域書店的文化意義,收納各種包括但不限於文化解構、旅遊文學、地方創生、閱讀概念和人文素養等類型的書刊雜誌。

搭配宜蘭主題,吸睛的不只是出版品,更有結合藝文創作的小鎮創作品,其中與小農合作的「平安順興」精釀啤酒,名字源於宜蘭的四座舊城門:震平門、兌安門、離順門、坎興門。傳承在宜蘭生活的誠摯知足,彷彿也喝得到釀進啤酒裡的珍貴祝福。

中島位置的宜蘭主題區
創辦旅人書店的林世傑曾在文化部與台灣獨立書店合作策劃的《書店。學》主題專訪影片裡分享,開在地方上的書店像是一間「文化的雜貨店」,因為蘊藏著「文化工作室」的基因,居民更願意把書店當成深度認識和連結家鄉的一種情感中介。

旅人書店的確不只是販售書刊雜誌,更與在地許多有心的藝文工作者、青創或小農合作,無論是繪本設計創作、開發源自土地的天然食材,或者編撰在宜蘭生活,認識廟宇或地方文化的旅行地圖與書冊,都是將知識內容透過書店的轉譯和銜接,做為一道更友善可親的服務橋樑,讓人除了蜻蜓點水的觀光之外,更願意積極感受道地的宜蘭文化。

書店其實不大,繞一圈就結束了。
但這裡是宜蘭呢,一切都適合放慢,再慢,每一個轉角裡都是值得挖寶的策展。

腳下踏著的木地板雖然經過好幾番的修葺換新,可是地基卻牢牢的挺在這裡接近百年了,輪了幾代的主人與客人們或者因為逃避、或者因為追尋的,在這裡接續寫下自己的一段故事,而土地永遠歡迎你的留連忘返。

平安順興。宜蘭象徵

私房推薦|

穗穗念鄰近羅東林場的綠色餐廳。是穀東俱樂部負責人賴青松在羅東開立的二店。使用友善食材,支持友善土地的農夫,提倡在地米食的美好,店內環境舒適,提供各種創意米食料理,有米蛋糕和米鬆餅,餐盤裡的蔬菜和食材都是使用羅東在地小農的耕作,可以吃到當季新鮮的清爽和健康,更有宜蘭好山水的風味。


本文至此已結束,但我要在馬特分享兩個彩蛋:

  1. 關於書店地址首建年份的考證:我找了許多資料,許多篇都引用一篇報導,指此校舍是在1937年初建,但換成民國是26年,中日戰爭爆發年。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不知道哪裡不對勁。果然後來在文化部的文化資產登記找到正確資料,初建年份應該是1927年(昭和2年)才對。不知道是不是某篇新聞稿的誤植,後來的文章都跟著抄錯了。

    我跟編輯提到這一點的時候,她說:妳好適合當編輯。

    不.......我只是要對自己寫出去的東西負責而已,我用本名走跳耶。如果是我不知道的內容,一定要查證多種資料才可以。就算不能保證全對無遺漏,至少這種偏執是我的堅持。
  2. 到獨立書店理應買書的,但我這次卻買了那個美麗的編織筆袋回家(還有酒)。分你們看!這個才250元耶會不會太便宜了!
每一個的顏色都溫溫潤潤的,超美~

因為本名很特別,就不再取暱稱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闖盪元宇宙囉。我是靈姝,喜歡閱讀世界,喜歡人,喜歡寫文案,喜歡文字能帶來的力量,更喜歡你喜歡我的文字。

❥如果你喜歡,就幫我拍拍手吧。↙↙↙↙
❥IG:
情書之道 | 個人:自介網站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靈姝多元工作者|文案。行銷。企劃。寫作| 喜歡閱讀世界,喜歡人,喜歡文字推進的力量, 最喜歡你喜歡我的文字。 More about me:https://sites.google.com/view/lingshu1019/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 心對話 ▇ 小寒,為何需要存在感

▇ 思生活 ▇ 2024 Matters 年度問卷

▇ 心對話 ▇ 冬至,誰為你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