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
过完英国的圣诞,在回悉尼的转机途中,我特意在北京停留一周,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顺便在北京跨年。
我对北京不熟,实际上对整个北方都不太熟,迄今为止长期生活过的所有城市都在南方。所以这次来有强烈感受到南北文化的差异,还蛮有意思的。
冬天是北京的旅游淡季,游客不多。这儿的冬天其实挺舒服的,天气晴朗干燥,白天大概三四度的气温,夜晚会降到零下四五度。如果没有风,白天体感并不冷。室内处处暖气都很足。
第一天傍晚我刚到酒店的时候,一进房间一股暖意扑面而来,暖和到你全身冰冷的肌肤马上放松下来,格外舒服,我很快把外套一件件脱到只剩短袖,终于享受到了传说中北方的有暖气的室内。接下来的几天每当从外面顶着寒风骑着车回到酒店,那种回到室内的一瞬间立马被温暖包围的感觉,真的是冬天里的奢侈。
我酒店定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
落地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就在胡同里好奇的东张西望。北方的晴空透着一股清冽。
酒店在北锣鼓巷附近的宝钞胡同。除了少数商店和餐厅,胡同大多数是大杂院,住着当地的老北京居民。我对大杂院的最初印象还是来自还珠格格里小燕子长大的那个地方。
大杂院的一个院子往往住多户人家,外面挂着几个水表就代表里面几户人家。跟齐齐整整的四合院不同,大杂院通常杂乱无章。一间屋子住一家人,经常一个10平不到的房间住了一家三四口人,很拥挤。现在年轻人逐渐搬走,老北京大杂院大多剩下老人家。大杂院厕所很有限,也没有地方洗澡,所以北京胡同百步一个公共厕所,需要洗澡的时候就去公共浴池。冬天的夜晚当然不可能出来外面上厕所,所以很多人家里有尿壶。
所以当王菲和窦唯住在北京胡同里的时候,狗仔拍了很有名的王菲清早起来倒尿壶的照片。
北京胡同虽漂亮但不宜居。导游告诉我,现在基本只有当地老人还住在胡同里,他们每个月只需缴纳100元不到的租金给政府。像他们这样的外地人如果想在大杂院租个小屋子,至少2k起。“不过我才不愿意住这里” 他说:“虽然我现在通勤远一点,早上要骑电动车40分钟过来上班,但我在家随时洗澡,也不用去公厕,房间又大的多,比住胡同舒服”。
这一点跟上海差别很大。同样是市区的老房子,就算外面旧一点,还是很容易改造成舒适的现代公寓的。这是因为19世纪的殖民者在上海市区尤其是租界引入了先进的排污系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国后上海市又翻新了排污设施,所以如今一直保持较高的效率。上海市中心的老房子在租房市场很受年轻人欢迎。
北京的胡同历史悠久大多建于明清,民国时候才开始有简单的排污系统,现在很多胡同因为历史保护区的原因无法大规模改造下水系统,所以胡同居民们还是依赖公共厕所或有限的排污设施。
这让我不禁想到如果胡同的居住环境不改善,新的人不愿意搬进来,那未来胡同岂不是越来越空?
不知道北京胡同以后会何去何从。
北京道路齐齐整整。我问路对方说,你往南门走。我心想,哪里是南边。然后就拿出手机指南针看,指南的S稳稳的停在正南方线上的南,于是你就十分清晰知道到底哪条路通往南门。
南方人说的南是暧昧的南,是大概东南偏南的南。北京人说的南就是正南。
后来我仔细看了北京的城市构造,就理解了为什么北京人东南西北的方向感特别强。
有人说北京是美食荒漠。我不同意。北京菜花样很多,而且很好吃。北京是有自己丰富的饮食文化的。
这几天我专挑北京菜吃。在外地很少能看到北京饭店,北京的厨子不像粤菜或川菜的厨师四处迁徙,把北京菜传播到各地。
北京人早上喜欢吃炒肝儿和包子。炒肝儿这个东西,你既无法用筷子,也没法用汤勺舀,最好的办法就是学着沿着边儿喝。
有一天早上起来,我溜达到附近的南锣包子铺,一个北方口音的家庭开的早餐店。我点了包子,豆浆,油条和豆花。我一喝那个碗里的豆浆,浓浓的大豆味道。我好久没有喝过新鲜的豆浆了。自从豆浆机普及到早餐店,包子铺开始都是卖拿杯子装机器里磨的豆浆。或者塑料包的味道很淡的豆浆。这种装碗里的新鲜豆浆一下子带回到小时候的记忆。包子也很明显是手工包的,层次不齐,样子也很粗糙,但是吃到嘴里非常实在。豆花也好喝。油条是鲜炸的,跟那种冷冻好重新加热的完全味道不同。
这两天吃过的其他美食还有方砖厂炸酱面,杨记烤肉串,八宝粥,门钉肉饼,馅儿饼,门框卤煮,涮羊肉,全聚德烤鸭,茶汤,炖梨,糖葫芦。
都很好吃。北方的面食面点真的好吃。
北京的豆汁也喝了,搭配着焦圈儿。豆汁有点酸,但是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有种特殊的大豆的味道。
我坐公交车在市区经过经常看到一些饭店名字总感觉在某些作家的散文里看过。看到东来顺的时候想起《穆斯林的葬礼》里描述主角韩子奇坐在饭庄楼上雅座涮羊肉,吃一片肉咬一点糖蒜。还有姑妈做的打卤面,加了黄花菜。构成了我对北京菜最初的想象。
北京有不少百年饭馆,拥有自己自豪的名声。能把自己独特的美食传统传承的这么好,渗入到当地文化认同的一部分的,在国内城市其实很少见。我在福州长大,确实有一些家族传承的小饭店,但是很少传承百年的美食传统。上海有本帮菜本帮面,但是老字号也不多。
北京的物价是个迷。是怎么做到一根好吃极了的羊肉串13块,一碗美味的卤煮33,一小杯难喝极了的咖啡却要45?在北京外面city walk走到又冷又累的时候就很怀念上海遍地咖啡店的咖啡文化。
这一周在北京,很少打卡著名景点,只是一天一天地在胡同里乱逛,尤其是对名人故居感兴趣,老舍,鲁迅,宋庆龄,齐白石,史家胡同博物馆等等,都在胡同里,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文艺作品,有一种穿越北平之感。
北京现在四合院并不多了,要么是名人的私宅,要么是高级酒店,又或是政府办公处,都不开放参观。
参观名人故居是很好的近距离看北京传统四合院的方式。
我真的很喜欢这些四合院,四面房屋,中间为院,院子中间往往种着一棵大树。四合院的院子宽敞又舒服,私密性也很强。你可以想象一家人在这里乘凉喝茶聊天的景象。
在北京还有一个观感就是,这里的马路非常宽阔,高大的政府大楼,宫殿,占地庞大的皇家园林,名人名流聚集,那种住在皇城根下的感觉,有时候令普通人觉得自己渺小。与南方,尤其是我长大的福建那种远离统治中心,远离巨大的权威形象,而形成的偏小市民的社会不太一样。
我可以想象这个这个庞大的城市如何激起北漂们的梦想,如何成为走向广阔世界的起点,但又如何用现实设置成重重阻碍。
它激发人的无限想象,也筛选出一批适合在这里生存的人。
最后一天在北京的时候,因为生病不舒服,我去酒店附近的中医馆做了个推拿。闻着令人安心的中药味儿,跟做中医推拿的阿姨唠嗑,昏昏欲睡。
离开的时候阿姨看着窗外说,哦,外面起风了。果然,晴朗无风了一周的天气突然变天了。顶风骑车回酒店忽然对这个城市有点不舍。
虽然这几天去的景点非常少,来了三次北京,仍然还是个没到过长城的非好汉。
北京不算个典型的适合度假的地方,这里有拥堵的交通,空气污染,以及有点儿被玩儿坏的旅游业。但是对于北京这样的城市,最有魅力的地方无疑是这里的故事和人。无论是存在在历史云烟里的,还是生活在当下的。
这几天里最享受的是与人沟通。无论是旅途中一面之缘的人们,或是认识的新朋友。尤其享受那些冬夜里的交心的谈话,让这次北京之旅变得无比特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