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優雅而跳脫,一場港法爵士樂的靈魂碰撞——訪法國作曲家提耶里・梅拉德、香港口琴家何卓彥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香港作為東亞地區最早接觸爵士樂的地區之一,這地的爵士樂發展一直載浮載沉,但依然不改其根深蒂固的地位,其隨性與自由的音樂表達在現今世代更顯純粹和珍貴。「法國五月」和爵士世界(Jazz World)就於明天(14日)聯合呈獻爵士音樂會,由法國作曲家、鋼琴家提耶里・梅拉德(Thierry Maillard)領銜演出,一連兩日邀請大眾進入優雅而多元的爵士世界。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曾繼賢

香港作為東亞地區最早接觸爵士樂的地區之一,這地的爵士樂發展一直載浮載沉,但依然不改其根深蒂固的地位,其隨性與自由的音樂表達在現今世代更顯純粹和珍貴。「法國五月」和爵士世界(Jazz World)就於明天(14日)聯合呈獻爵士音樂會,由法國作曲家、鋼琴家提耶里・梅拉德(Thierry Maillard)領銜演出,一連兩日邀請大眾進入優雅而多元的爵士世界。首場音樂會請到龍小飛及約安・施密特(Yoann Schmidt)組成三重奏,更邀請到曾獲世界冠軍的香港年青口琴家何卓彥(CY Leo)同台表演,帶來梅拉德多首香頌(chanson)音樂,讓觀眾彷彿置身於巴黎右岸的抒情晚上,細味淡淡哀愁。在訪問中,除了合作想像之外,提耶里和何卓彥深入談到對爵士樂的看法,以及個人在音樂上的喜好。

爵士靈魂:音樂自由

是次港法合作由一直為香港引進世界級音樂人的Clarence Chang牽線,所以何卓彥表示即使未聽過提耶里的音樂,也知道這將是一次極有趣的合作。這也是提耶里首次與香港音樂家合作,他表示非常熱愛香港的生活和氛圍,當他收到「法國五月」總經理 Xavier Mahé 的來電,二話不說就答應來港演出。除了首場的何卓彥擔任嘉賓,第二場音樂會則有香港爵士樂巨匠包以正(Eugene Pao)演繹提耶里的最新專輯《莫格計劃》(Moog Project),向七八十年代音樂致敬,帶來電音世代流行的合成器及鍵盤音樂。

演出曲目由兩位嘉賓自選,這是因為提耶里喜歡與音樂家合作時,可以盡情享受音樂自由,就如爵士樂的靈魂所在:「我帶來音樂,他們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然後共同調適。只有自由互動,我們才可以在演出中創造真正獨特的東西。」

何卓彥聽過他不同專輯後,發現提耶里的音樂並非很熱情澎湃的爵士樂,其旋律有種進入午夜時分的柔和,「跟我想像中的爵士樂有點不同。《情歌》(Ballads)及《媽媽》(Maman)的樂曲較柔和和具極約主義,其律動沒有太多搖擺(swing)和傳統爵士樂的元素。」他從中選了兩首歌與他合奏,認為都很適合以口琴演繹,「相信我們的合作將會是非常jazz的。」雖說現時網絡發達,提耶里與何卓彥分隔兩地,大可以隔空排練,但畢竟現場碰撞出來的火花最為真實,何況構成爵士音樂很大的一個部分,就是即興演出,所以他們很期待未來的彩排。

何卓彥亦表示:「他的樂曲在結構上不算特別複雜,讓我們有很多發揮空間。」他比較多練習傳統的爵士樂,與羅尚正(Ted Lo)合演時則多選一些傳統的咆勃爵士樂(bebop),個人則偏好funk,所以他認為這次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在那些空間裡加入具表現力的演繹,又因為口琴有不同方法增加張力,就如音色、節奏、聲量等細節,而他的音樂傾向slowburn,而我個人較喜歡aggressive、張力較大的吹法,所以要再去商量。」

不太爵士的爵士樂

首場的音樂以香頌(chanson)為主,即是法國的流行歌曲,這是源於提耶里對70年代英倫前衛搖滾樂隊Supertramp的喜愛,「Supertramp永遠不會過時,不論男女老幼都聽過他們的音樂。因此,我們希望為這種音樂製作更現代的版本,用一點爵士樂的形式和合成器,帶來清晰的節奏,吸引更習慣電子音樂和饒舌音樂的年輕觀眾。你可以認出舊的旋律,但這絕對不是cover。」

在網上可以看見提耶里經常一手一電子琴,沒料到他喜歡Supertramp的搖滾的背後,竟是深受古典樂影響。「童年的時候我聽的不是爵士樂,而是很多流行音樂和搖滾樂,例如AC/DC和Pink Floyd。今天你聽到我寫的音樂,也受到了我兒時學習古典鋼琴的影響。」

提耶里主力創作爵士及古典音樂混音作品,其音樂事業橫跨三十載,第二場音樂會就以《莫格計劃》為主打,當中混合了許多電子音樂與爵士樂,提耶里如何讓它既具有現代感,聽起來又像七十年代的流行音樂呢?他表示在七十年代的旋律之上,在編曲裡運用不同合成器的電子元素。「其實《莫格計劃》更像是流行電子樂,爵士樂的部分就是當中的即興創作。不像五十年代的傳統爵士樂,這些音樂不像巴德.鮑威爾(Bud Powell)、查利.帕克(Charlie Parker),從我的聆聽經驗和成長環境來看,《莫格計劃》更接近流行音樂。」

談到爵士的三重奏,我們大多會想起貝斯、鋼琴和鼓,但提耶里的音樂獨特在於,「我真的很想在舞台上用一大堆合成器來呈現一些視覺效果。」他確信自己是唯一一個既可以爵士樂、搖滾樂,又可以跳舞,但也可以跟著唱歌的樂團。如何卓彥所說,提耶里的爵士樂不太爵士。對於自己多元的音樂風格,提耶里認為自己更像作曲家和管弦樂家,而不是鋼琴家,或許是因為他更享受從有到無,掏出自己情感的創作過程,他繼而引用有先天缺陷的法國爵士樂鋼琴家米修・培楚契雅尼(Michel Petrucciani)的說法:我們創造的音樂反映了70%的自己。「我是一個安靜的人,我曾為古典音樂家寫歌,也寫當代音樂,作曲讓我能夠說出內心的想法,也是一種心理治療,它讓我能夠展現真實的自己。」

無國界的爵士樂

說起香港爵士樂,我們或會想起香港爵士音樂教父羅尚正(Ted Lo),但當問及爵士樂會否有地域性差異,兩位音樂家交出了相近的答案。提耶里認為:「真正的差異不在於國家,而是在於音樂家的風格和影響力。」相比完全即興創作的自由爵士樂(free jazz),他更鍾情於旋律,「所以我一直嘗試混電影音樂、浪漫音樂、古典音樂。我也不覺得自己的音樂很法式,因為事實上,我受民族音樂和日本音樂的影響比愛爾蘭音樂、北歐、冰島音樂的影響還要大。」

何卓彥解釋:「爵士樂以美國作為發跡地,當中涉及很多即興元素,很多的爵士音樂人吸收傳統後,就去尋找自己的聲音,逐漸演變到不分地域,亦有人說過爵士樂純粹是一種freedom of expression,所以現在這個年代爵士樂的邊界愈來愈闊,衍生不同分支。」

對於此次的港法爵士樂交流, 提耶里除了能與老朋友貝斯手龍小飛(Sylvain Gagnon)重逢,他表示最期待與人分享和交流音樂,他笑說:「即使我的英語很糟糕,但我很喜歡與人們談論音樂,令人非常迫不及待。」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 好平安編輯室 聖誕Chill Guy書單

幣圈富豪以逾四千萬港元拍下藝術品「喜劇演員」引發熱議 牆上的香蕉三度被吃掉 藝術的價值如何界定?

從改編到概論:劉偉霖《用日本電影讀日本文學:從夏目漱石到村上春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