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六年以前的自己隔空对谈

米子
·
·
IPFS
·
这是2015年毕业时为了入职第一家公益组织做的面试答题卷,我在这家组织工作了近四年时间,填满我的职场初体验。如今的我,开始在公益领域里找不到自我,不知何去何从,于是借着答题卷隔空对谈,看看当初的我到底为“未来”想了一些什么。

第一部分

1. 能否用两百字左右描述一下家人、朋友、同事眼中的自己?

在家人眼中是乖巧的女生,从小毫无意外地遵循着长辈所希望的样子,也常常帮忙干家务活,而且是个自己懂得思考的人,所以很少被担心。上了大学之后,偶尔透露出自己花费很多时间在做志愿者活动,会被担心影响自己的学业,但还是任由我自己选择和发展。

周围的朋友应该会觉得我是个“傻逼”“怪咖”什么的吧,因为时而疯狂时而异常安静,是一种只有真正了解我的人才能把握住的性情。最让朋友舒服的应该是我因为长得胖胖的而具有的亲和力,以及常常能安静听他们讲话。

一起筹备过活动的伙伴都知道,在选择筹备之前有过一定的考虑和衡量,并且因为对筹备充满热情,充当着在伙伴之间的协调角色,不过偶尔会因为伙伴的长期懈怠和工作进程的拖沓而直接抒发自己的压力和情绪,有时候会显得有点情绪化。

2. 能否就你现在所了解的,简单谈谈您对*****这家机构的认知,其中你最感兴趣本机构的是什么?

    由于****2014年7月份正式注册,目前网络上所能获取的相关资料不多,我只能从零碎的一些机构的招聘信息上透露出的相关介绍,结合****成立的一篇相关报道,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应该是一个“社会机构背后的社会机构”,旨在提供相关资源(包括资金和培训等)来支持社会组织的起步、发展、甚至是升华。目前****刚刚进入状态,虽然有经验的公益人士可以奠定到发展的基础,但是仍然需要有热情的人加入来燃烧这个机构,慢慢完善机构的深层内部建设。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个机构本身的发展前景,以及这个机构可能带给我的热情,还有可能与大家并肩作战去创造一个全新的“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未来。

OS:这家公益组织在两年前因故注销了,团队也因此解散,我就是在这个时候离开这家机构,从深圳到了广州,此后便感觉自己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上毫无进展。
“燃烧”、“并肩作战”,这么中二的词汇,是刚刚毕业时的我会用的,那时候我对公益行业抱着很确切的期望,认为是值得投身的【终身理想】……
现在的我,对于“支持型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也产生了怀疑,所以曾四年连续作这样所谓的陪伴和支持工作。

3. 能否谈谈您对公益机构所从事工作的理解?若能切身从自已来谈更好。

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接触NGO,到大四下半学期和父母商量改变自己原定的职业规划——希望能够找一份NGO的工作,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公益人士的影响和鼓励,最终才有勇气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在我心里,几乎对所有的NGO都有同一个认同感,虽然各个NGO的理念和文化异同,但是NGO的工作是一份可以“关注人、影响人、最终改变人”的工作。“人”作为NGO工作所能波及到的范围,不仅指社会组织的服务对象或者服务对象的相关利益群体,更是指社会工作者本身——自己的感受、成长和改变。这是我认为能够永远不被“麻木化”的一份工作,在工作里会不断有新的感悟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还有工作之间产生的高于工作本身、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影响。

三年多来算是在麻风病康复村的服务领域里周游了一番回来,到现在甚至可以说“与麻风病康复者之间搭建了非常深厚的关系”,根本已经脱离自己与他们之间的服务关系,变成一种奇怪的亲密。在一次一次面临着康复村老人去世的时候,麻风病康复者的老龄化问题,也会引发我对生命的思考、对死亡的认识、对生活的宽容和珍惜。这是一段会哭会笑的旅程,我们慢慢变得彼此依赖,了解彼此的需求,感悟彼此的生活。所以做的过程里,不单单是他们得到了生活需求的满足、得到了久违的快乐和终于不被歧视的感动。我想,从我的角度,应该感谢得更多。

4. 能否谈谈您对所应聘的****的岗位基于自身有何优势?请结合自己的过往经验或专业来谈。

本次应聘的是 项目专员 岗位,一方面是自己对于实际的项目开展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过往三年里积累了一些项目设计和实际开展的经验。

在家工作营志愿者协会——广州委员会担任行政组组长和专职负责财务工作的同时,我依次开展了多次志愿者交流、培训和毕业礼等活动。在设置项目的考虑上,我接受过相关的“需求决定项目”的培训,懂得如何从需求出发去确定有意义的项目,而不是盲目为了机构的运行而开展一成不变的项目。此外,我喜欢观察和交流,有利于我跟外部合作的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和决定彼此之间的动向

5. 能否告知您期望的工作条件(包括薪资、办公环境、差旅、领导风格、团队气氛等)?

    我不想为自己的工作条件设定太多的期待,只是在心底里会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团队和伙伴,希望能有彼此交流和工作支持的氛围、共同的努力方向,能够在遇到困难和瓶颈的时候有可以倾诉和交流的对象。

不在意薪酬是用年轻人的特权,六年前仗着自己“时间多”,不怕尝试,如今想起来不免害怕选错了道路。
如今的我,已经走在三十年的关卡上,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重新选择呢?
对团队,也已经不再抱有那么多的期待了,不再是从前那个能够耐心倾听的角色。

第二部分

1. 能否分享一下您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比如,可以简单描述一下您三、五年后的工作状态)

   我没有设想过特别遥远的未来,近期的目标就是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在面试过程中有感觉的NGO机构,最好能够成为项目专员,然后在设计和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直到自己能够主管项目的执行,在岗位上有一定的上升。

2. 能否简单讲述一下您在过去几年工作和学习中的挑战和收获?(最好能举一个工作中失败的例子,不是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的那种)

    我感觉很难用有限的语言区概括自己过去的三年多的工作和学习,所有的所得已经通过经历注入我的性格,因为接触了很多对我产生影响的人,我甚至在性格里揉进了很多他们的特质。所以很多挑战和收获就在我现在的性格里能够有所呈现。

3. 在以往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能否举出三位您喜欢的同事或同学?以及三位您不喜欢的同事或同学?简单说说理由。

以下A/B/C是我喜欢的三个人,1/2/3是我觉得不怎么喜欢的三个人,我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对他们有这些情绪的原因:

A:对我影响很深刻的一个人,从很多的访谈和报道上了解到十三年来他的故事,一直坚持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生活在异国他乡,比起赚很多的钱反而过着清贫的日子,但是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他看起来眼睛里永远有一道光。每次报名去做他所组织的活动的志愿者,他总是顾及到每个人的感受,用心地为每个来宾写一封信,我也因此收到了不少鼓舞人心的信,看到他总觉得很温暖。

B:是因为一起筹备工作营而慢慢增进彼此了解的人,感觉在一起的时候很轻松,可以大胆地说不能跟其他人倾诉的苦恼和抱怨,会安静地听我说完很多很多的话,然后体会我的心境,跟我一起分析自己面临的情况,一起找到出口。

C:热情满满并且永远朝气蓬勃、乐观的人,稍显迟钝的个性反而让她显得特别可爱,从来不会计较身边的小事,总是去看到别人的闪光点然后学会喜欢每一个人。做事情总是会提前做好所有自足的准备,然后才自信满满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笔记强迫症和工作强迫症,迫使自己把事情做最好的限度。

1:每次因为冲动或者别人的鼓励而去承担下一个责任,但是常常在做事的过程中因为懒惰或者厌恶了就逃避做一件事情,甚至会在大家一起做事的过程中,因闹情绪而放弃工作进程,造成整个团队的负担。

2:特别小心眼,总是会抓住别人身上自己所看不惯或者不喜欢的点,然后全身心地去讨厌一个人。

3:喜欢用抱怨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压力,很少采取行动来做出改变。

    不过,仔细看一下,我也并不是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一个人,只是在这些人身上的特质,有时候会让我心里产生瞬间的判断。其实B也是2,2也是B,这是我在跟他交往的过程中才慢慢发现的,他是个小心眼的男生,很容易因为看到别人身上一点点瑕疵就对他们产生全面的否定。但是也是因为这种性格,在我们两个彼此相处、了解和经历过工作的磨合之后,他反而特别地珍惜我们之间的关系,两个人能够舒服地相处。这是交往中的神奇感,所以说人真的是很神奇,需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有时候才有可能触碰到一点点的这么一种生物。慢慢的我也学会不那么快地去喜欢或者不喜欢一个人,而是享受彼此相互了解的过程,然后也享受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情绪,还有情绪之间的相互埋没。

4. 能否举出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明您曾如何设法维持或改善您与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我常常给我认为重要的人寄明信片、写信、把我和他们的照片洗出来送给他们、记住他们重要的日子....在遇到和跟他们相关的事物时给他们发信息,告诉他们我看到这些事物是什么感受,这是我维持自己所认为重要的人的方式。

5. 您做过普鲁斯特问卷吗?能否分享最近一次的结果?

我没做过这个问卷....马上百度一个过来做: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我觉得没有完美的快乐...要是可以想象的话,就是每件想做的事和每个想见的人都能毫无意外地正好在不同的日子里能有时间去做,没有冲突。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能够使时光倒流”

没错!就是它了!“能够使时光倒流回小时候”,我愿意重新长大一次。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不安定的生活状态

于是现在就过着不安定的生活,没有全职工作,也没有告诉父母,怀揣一个秘密。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焦躁,重压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上面提到的喜欢的人里的“A”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没什么伟大的成就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总是在心里跟别人比较 

直到现在都是这样hhh,始终无法摆脱外界的评判和内心的比较。

8.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跟最喜欢的朋友一起去海滩边,奔跑,把彼此扔进海里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有很多...但没有到痛恨的程度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身边的人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花时间看电视剧的时候我觉得很奢侈....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我想不出来...手指流血,有点痛,但不苦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的? 

    为别人奉献自己的时间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和学生成为朋友的老师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眼睛小 

16.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外公去世以后,后悔因为一些小事而一直不原谅他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的是谁? 

    在上面提到的不喜欢的人“1”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坚定不移 

“有担当”

19.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

20.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细腻 

“勇敢”

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想不起来...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坦诚相待 

依然如旧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别人用心寄出的明信片或者信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自然老死

25.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很多细碎的快乐啊...但是没有极致的时候

26.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交流的氛围

哥哥重新回到家里,一家人吃饭、喝酒、看电视,听他跟爸妈吹牛逼

2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我跟一个朋友在一起的时光

2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我没有座右铭

6. 从青年期开始算起,您觉得哪三年是自己人格上成长及改变最快速的时期?

    大学以来的三年多,因为接触的人群比较广泛,能够看到自己以往看不到的视野,而且慢慢变得愿意思考沉重的问题——比如生死。

7. 您个人拥有的哪些设施、物品、软件、应用是与学习有关的?

    我的MP3和MP4,铅笔盒和笔记本,日语书,沪江词场的APP,会声会影软件等等...

8. 您的个人藏书(包括纸质和电子版)如何分类?关于公益的书籍您阅读过哪些?您会推荐哪本?为什么?

    我比较喜欢阅读纸质书,个人藏书之中比较喜欢的是一套张爱玲的小说,多为文学类,也有一些悬疑类和旅行感悟类。关于公益的书籍我读得不多,一般获取公益咨询或者是公益人的故事我会不定期地浏览NGOCN去了解,也会报名参加NGOCN上的一些公益讲座和活动。 

现在已经生活中充满了公益领域的话题和内容,但好奇心和探索欲也逐渐下降了。

9. 您认为公益机构中的支持性机构有何不同?

    公益机构本身大部分是由其特定的服务对象的,也有比较具体的机构使命和目标,行动会比较有明确的指向。而作为公益机构的支持性机构,需要了解的包括多个公益机构的服务领域和他们的目标,以期在各个公益机构的领域内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培训支持,所涉及的范围也会比较广泛,需要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资源调动能力。(在我自身的理解范围内能够提取出来的是这么多)

11. 您认为自己的评论与建议对别人影响大吗?通常在一个工作团队中,您的影响力大致会在什么位置?

    我认为评论和建议基于对事情的了解和参与。一般在工作团队中,只要是基于对事情的全面了解和认真思考得到的评论和建议都会被仔细考虑,由于在筹备志愿者工作中慢慢积累了比较多经验,所以自己的建议更会被认为是有历史价值的。但是有时候却容易无形中造成对其他人的“压制”和“思考惰性的纵容”,所以我会很努力想先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个做法会让我变得更加有影响力。

12. 您认为目前申请的这个工作机会,最可能和最不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

最可能带来:1.稳定的工资;2.主动性和能力的发挥以及逐渐提升;3.经验的积累;4.团队的建设和快乐

最不可能带来:1.超级多的钱和休息时间

14. 您认为项目拓展过程中,如何决策什么项目该做?什么不该做? 

有需求、可实施、可预见效果契合目标并且大于操作成本的项目应该做。

面子项目、架空项目不该做。

这样的项目,在公益领域中并不少见。比比皆是,且有一部分在获取资源上还非常有优势。

 

*以上这些问题中,如果有您不愿意回答的,就无需回答,但假如能简单说明一下理由就太好了。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