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生命是一段步行」
過去幾年來,因為性格多思造成的內耗與家中事務影響,我患上了憂鬱症與焦慮症,在前年家中情況最糟的時候,我甚至變成恐慌發作,無論是誰都難以相信,在哪裡都無法感受到安全,我的狀態也嚴重影響周遭最親近的人。
而改變的契機,是在去年春天,結束六年的感情後,我急欲擺脫這個要死不活狀態的自己、對生命的意義感到迷惘的自己。我突然回想起曾經到嘉義旅行的時候,看到的一本書,名叫《就是走路》。我重新讀了一遍,裡面其中一段寫道:
有時候走路就是展開內在的發現之旅。走路,結合了移動、謙卑、平衡、好奇、氣味、聲音、光線;如果走得夠遠,還有渴望。有如伸手尋找某樣東西,卻找不到的感覺。葡萄牙人和巴西人用一個難以翻譯的字眼來形容這股渴望——saudade。這個字包含了愛、痛苦和快樂。可以把它想成是讓你不安的喜悅,或是帶給你充實的不安。
作者不斷地強調生命與步行的連結,這種辛苦且未知的過程如何可以同時涵納不安與喜悅?看完後我明白對書中的疑惑只有一個方法可以體悟與驗證,那就是實際的去執行。在一次家族聚會中,親戚聊起她想去挑戰朝聖之路,聽聞後我回去訂下機票,打算逼自己脫離這個令人神傷的地方,去未知的地方,展開一段生命的步行。
諷刺的是,我其實很抗拒走路。基本上在台灣只要能騎車或開車的地方,我絕對不會選擇走路。但這趟旅程讓我理解,我所謂的抗拒走路是因為我不曾好好地走過,走路讓人慢下來,讓內心變得柔和。以往開車的經驗雖然節省了時間,但同時也壓縮了對環境、空間的體驗感。當人類的集體移動經驗從步行轉換到車輛、飛機時,雖然效率提升,但對體驗感而言不過是更加的一體化了,又或者說是更加無趣。
這段285公里的旅程,他不只是一個故事,它是由幾十萬步與無數的、細小的情感交匯而成的,一個立體的生命經驗,而它只存在於我之內,只屬於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