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英雄氣短的臺灣美術史,靠你我續命: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找到《甘露水》了!2021消息一出,藝術圈、美術史學者、收藏家無不感動欣喜,但是對一般人來說,那代表什麼?找回《甘露水》後,更迫切的是讓大眾了解它在臺灣美術史的意義,所以有了「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有了春山出版 《臺灣美術兩百年》。
  

作者|吳垠慧(文字工作者)
攝影|張震洲

這兩年,臺灣現代美術主題展接力不斷,從「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2020-21)到2022年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人・間─陳澄波與畫都」、「掘光而行─洪瑞麟」等,觀展人潮絡繹不絕,二刷、三刷者大有人在,被冷落許久的臺灣現代美術如絕地逢春般備受矚目。於時此刻,「中研院史語所」展覽研究團隊再獻上鉅作《臺灣美術兩百年》套書,從清領、日治時期到當代,透過120件藝術品,訴說108位藝術家及其時代的故事。

➤攻略:寫給大眾的美術史讀本

《臺灣美術兩百年》這項橫跨兩百年美術史的紙上策展壯舉,是由中研院史語所教授顏娟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蔡家丘擔任總策畫,全書分成上下冊,各以「摩登時代」、「島嶼呼喚」為主題分成12章節,每一章節都有一篇導論,串連該章節所介紹的作品之外,每件作品又有專文介紹。

這樣浩瀚的書寫工程,邀集了石守謙、林柏亭、林育淳、邱函妮、黃琪惠、楊淳嫻、張閔俞、魏竹君等23位來自中研院、台大、師大等學者投入撰稿行列,短短一年內,完成這套「重量級」的美術史攻略。

2020年嚴峻的疫情稍歇,「不朽的青春」意外地人氣爆棚,在大眾媒體和社群平台推波助瀾下,展覽聲勢水漲船高,圖錄一再加印,都讓研究團隊始料未及。展覽的成功不僅激發社會大眾對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興趣,也可說為〈甘露水〉的現身揭開一線曙光。

黃土水,〈甘露水〉,大理石,80×40×175cm,1921,文化部典藏,凃寬裕拍攝。

然而,舉辦一檔展覽大不易,團隊思索著:「什麼是可以持久、普及跟大眾分享的作法?」(蔡家丘語),於是,在「不朽的青春」卸展前,他們決定回歸「寫作」的本行,展開這項瘋狂的計畫——在展覽圖錄之外,要出版一套寫給大眾閱讀的臺灣美術史書籍。

「如果要讓大眾深刻理解臺灣美術,就要寫大眾化的讀本,不用深奧艱澀的文字,而是用簡單的方式鋪陳,在作品之外串連起歷史的意義。」雖說坊間不乏臺灣美術相關書籍,但要梳理兩百年的美術史依舊是項艱鉅的工程,「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雖然工作時間不到一年,有多點人一起努力,每位作者都是學有專長,外部有行政和出版社協助,能完成是很幸福的。」顏娟英如是認為。

➤書寫:從不同觀點累進藝術品的價值

《臺灣美術兩百年》以歷史時序為經,章節主題作緯,上冊「摩登時代」從清代書畫傳統及其傳承新生為起始,走向日治時期現代美術的啟蒙,到二戰結束政權再更迭為界,規畫有「現代美術與展覽會」、「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等章節主題,梳理時代脈絡及作品介紹。

下冊「島嶼呼喚」以「山與海的呼喚」、「鄉土的回歸」、「主體性的開展」等篇章,從噤聲的戰後政治氛圍下的藝術表現,走到1987年解嚴之後大鳴大放的當代藝術世界。

不同於「不朽的青春」遍尋被忽略或遺忘的美術作品,《臺灣美術兩百年》訴求「從美術作品看見臺灣」,因而優先從公立美術館藏的「公共財」當中選件,其次才輔以私人收藏。

蔡家丘指出,選件原則是「有好故事可說」的作品,也賦予撰稿人慧眼決定,「『故事性』來自於藝術家的創作歷程、作品的構成趣味,更重要的是與臺灣歷史、土地的連結。」為求文章貼近大眾、避免變成艱澀的學術論文,每位撰稿人均享有開放性的寫作空間,不受干涉,因此,有人從自身經驗出發、或引述藝術家自白等各種深入淺出的方式,以期激發讀者共鳴。例如:蔡家丘首將日本雜誌《植民》刊載黃土水的文章〈過渡期的臺灣美術〉(1923)全文翻譯收錄書中,字裡行間便可感受到藝術家熱切渴望想創作出感動社會的美術,他在雕刻中鑿入生命,以期靈魂與作品一同不朽。

顏娟英認為,正因開放性的寫作,同一幅畫,在不同章節會有不同的詮釋觀點。比如:陳澄波的〈我的家庭〉(1931),有人專注在桌上的日文書《普羅繪畫論》,她則從「畫家背後的女人」切入,講述像張捷(陳澄波妻)這樣默默支持丈夫從事現代美術創作的女性。

陳澄波,〈我的家庭〉,油彩、畫布,91×116.5cm,1931,私人收藏,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我們鼓勵每個人看畫作時,都有自己和作品邂逅的角度,建立和作品之間的關係。」顏娟英認為:「藝術品展出後,就不會只屬於藝術家個人。美術的發展無法孤立於社會,作品會遇到許多看法,觀點也會隨著時代改變,這才能累積和提高藝術品的重要性,意義也才會存在。作品如果沒被社會認識或肯定,最後很可能逃不掉廢棄物的命運。」

因此,兩位總策畫都強調這套書「不為任何藝術家或時代定義經典或名品。」顏娟英說:「權威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我們都是樸素踏實、只想把美術史建立起來。」蔡家丘也認為:「讀者一旦了解〈甘露水〉的來龍去脈,就能知道它為什麼是經典,不需要我們特意強調或背書。這時代的人並不迷信權威。」

➤時間:猶待打拼的美術史建構工程

顏娟英期待這套書能成為大學讀本,在師大任教的蔡家丘也呼應說,當今大學生接觸臺灣美術史的管道仍舊匱乏,「他們熟悉的美術品仍以歐洲和故宮名作為主,能舉出臺灣美術實例者很少,這一點都不誇張,大學生沒有主動閱讀臺灣美術史的動力。因此,如果這套書能成為大眾熟悉的讀物,應該會有幫助。」

過去,臺灣美術是附屬在中國美術史的一個篇章,如顏娟英這般投身臺灣美術史研究逾30年的學者,猶如走在孤寂的荊棘路上。她細數自己從1968年進入台大歷史系開始,怎麼從中國美術史研究的主流顯學,偏航軌道至不受學界青睞的臺灣美術範疇。當1988年她向國科會提出「臺灣美術研究案」時,一開始還被視為「無學術價值的研究」,也曾被史學界前輩譏嘲:臺灣美術史如果能研究,路邊的石頭是不是也要拿起來研究?

蔡家丘回想起自己在就讀藝術史研究所期間,也曾因為選擇臺灣美術研究而有「英雄氣短之慨」,「那種氣氛會讓你產生自我懷疑:臺灣美術是否就是不如中國經典名作裡的大山堂堂,而次人一等?」

「美術作品是文化記憶中很核心的一部分,臺灣美術史的建構必須來自民眾對於臺灣文化的自我認同。」顏娟英語重心長說:「我們從沒認真問過自己是誰、父母是誰,對自己的生命和周遭的認識都不夠深刻,因為我們從不願停下來了解,或是寧可遺忘。」她憂心倘若現在還不學習,可能就會失去機會,「作品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記憶也會跟著消失或被竄改。」

《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畫顏娟英(右)及蔡家丘

當今臺灣美術研究仍以當代藝術為主流,主因之一是藝術家大多健在,田野考據較容易,而從事日治時期的學術研究,不僅要具備英文、日文等第二外國語的能力,還需處理百年前的文獻史料、和藝術家相關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作品真偽的考究、找尋散佚之作及田野調查等重重考驗。顏娟英以〈甘露水〉為例,與之相關的傳說紛紜,張家、徐家等相關人士也各有說法,「我們有太多真真假假的故事,只憑藝術家或後代口耳相傳的記憶,這些都會受個人好惡影響而改變或模糊。如果這個時間點不弄清楚,以後會更複雜,而不弄清楚就隨便寫,也是沒有意義。」

➤出版:凝聚覺悟與共識產生的行動力量

幾十年來,顏娟英孜孜矻矻在日治時期美術史的研究上努力,也為臺灣美術的邊緣處境焦急與抱屈。然而,為了這套書,團隊也面臨來自公部門、藝術家、家屬和擁有者等方面施以的難題和壓力。

即使過程費心驚險,當鹽月桃甫的〈萌芽〉(1927)、陳清汾的〈巴黎的屋頂〉(1931)等睽違許久的畫作再度現身,便是最感欣慰的時刻。顏娟英在書中寫到:「臺灣美術史的建構從來不是倚靠政府行政部門(如教育部或文化部編列預算,發包標案工程來進行),而是依靠有志之士從四方八面而來,凝聚覺悟與共識產生的行動力量。」

鹽月桃甫的〈萌芽〉(左),油彩、畫布,65.5×80.5cm,1927,私人收藏,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提供;陳清汾〈巴黎的屋頂〉,油彩、畫布,72.5×91cm,約1931,家屬提供

1998年,顏娟英的著作《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1895-1945》以〈甘露水〉當作封面,是為發願:「〈甘露水〉趕快出來吧!」事隔24年願望成真,而今她再次「發大願」,期許「《臺灣美術兩百年》會有英文版、日文版。」

兩冊套書以全彩印刷,不乏拉頁及特殊色等細緻的編排,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笑說:「同事都說這是一套會『動搖國本』的書。但我們的野心是:只要市場需求在,書就會一直再刷、不會絕版。文化有時是在商業行為中生根。」

莊瑞琳說,近年臺灣史主題書的銷售成績不俗,然而,這些讀者能否扣合到美術史仍有待觀察。但無論如何,從編輯的觀點來看:「《臺灣美術兩百年》正好補充了當前臺灣史美術類書籍的空白。」●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下冊套書)

總策畫:顏娟英、 蔡家丘
作者: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等23人撰 
出版:春山出版

作者簡介:

顏娟英 
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退休,現任兼任研究員。著作:《臺灣近代美術史大事年表》(1998),《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譯著,2001),《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2016)。

蔡家丘
日本筑波大學人間總合科學研究科藝術專攻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近代日本美術史、臺灣美術史,近代東亞美術中的交流、旅行活動、超現實繪畫等等。

黃琪惠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博士。論文題目:〈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臺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日治時期臺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以臺灣美術史的研究、教學與推廣為人生志趣。

楊淳嫻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流浪於歷史、哲學、藝術史各領域之間,從事跨領域的研究、書寫、知識推廣等工作。目前為「Bí-su̍t Taiwan美術臺灣」的網站編輯。

魏竹君
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藝術史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當代藝術中反全球化、跨文化與後國族身分認同議題。

邱函妮
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美術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美術史、近代臺日美術交流。著有《灣生.風土.立石鐵臣》(2004),博士論文為〈「故郷」の表象:日本統治期における台湾美術の研究〉(2016)。

林育淳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臺北市立美術館退休,現任臺南市美術館館長。著有《蓬萊.大觀.鄉原古統》(2019)、《油彩.熱情.陳澄波》(1998)。

張閔俞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追尋時代激盪中的自我:戰後畫家劉耿一與臺灣意識的興起〉曾獲國立臺灣圖書館論文獎佳作。

王淑津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學士、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術志趣:其一,臺灣美術史,聚焦鹽月桃甫、何德來、余承堯、劉國松等跨越地域與族群疆界的藝術旅人的故事;其二,亞洲陶瓷史,聚焦臺灣歷史考古遺址的陶瓷遺物世界。

石守謙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訊研究員。著有《風格與世變》(1996)、《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2012)。

呂采芷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藝術史碩士、博士候選人,研究亞洲近代跨域藝術史。中、日文著作聚焦於林學大、劉錦堂、鹽月桃甫等移域藝術家,探討藝術與以下諸問題之互動關係:異文化接觸、殖民政策、現代化中的傳統等。

李柏黎
京都大學美術史碩士。現為雄獅美術總編輯。著有《遺民.深情.劉錦堂》(2009);譯有《原研哉的設計》(2009)、《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2013),《SUBTLE:纖細的、微小的》(2015)、《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2019)等書。

林以珞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曾任朱銘美術館研究部主任,現任職臺中市立美術館籌備處。研究領域為臺灣美術,因工作而進行臺灣戰後美術的多項田野調查,並策畫雕塑為主的展覽和編輯出版相關書籍。

林柏亭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副院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及顧問。專精中國書畫史及臺灣繪畫史研究。

林聖智
日本京都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2019)。

徐蘊康
新聞系畢業後,一心想擔任藝文記者未果,於是先至多個財經媒體擔任記者,然後進入電視臺,曾企劃藝術之系列紀錄片,並出國念藝術史研究所,衷心欲以此為職志,但十年後才如願製作藝術節目,恨不得分身開多條戰線!

高穗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系碩士,主修美術史。碩士論文為〈東洋畫到國畫浪潮的應變:跨時代的春萌畫會研究〉。

郭懿萱
日本九州大學美術史研究室博士課程。研究領域為近代臺灣藝術史、滿洲國美術、東亞殖民地藝術史。曾發表專文於《デアルテ:九州藝術学会誌》、《アジア近代美術研究会会報:しるぱ》、《雕塑研究》等期刊。

曾資涵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就讀中。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陶瓷史,臺灣美術史則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碩論題目為〈明末清初景德鎮瓷器之研究──以外銷日本的「祥瑞」瓷為中心〉。

游閏雅
臺北人,1994年出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為〈近代日本畫在淡水的發展、傳承與風土詮釋:以畫家木下靜涯與陳敬輝為探討中心〉。

鈴木惠可  
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2021-22)。研究領域為近代臺日雕塑史。

謝世英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藝術理論博士,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研究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後殖民主義論述、認同理論。著有〈模糊的臺灣認同:解讀陳進之美人畫〉、〈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現代性:日治文人魏清德對臺灣美術的期望〉等專文。

饒祖賢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員。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話題》「雪」如何作為文學/抗爭的主體:韓江文學中的抵抗宇宙

編劇書簡S2EP5〉巨大的集體創傷:婁燁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及其他

人物》東山鴨頭那邊曾經有一場地震:專訪梁綉怡談小說集《東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