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VR360敘事比起電影,更有劇場的偏向?白恐歷史展演的新可能:訪《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技術總監全明遠、美術指導涂碩峯

Openbook閱讀誌
·
(修改过)
·
IPFS
·

採訪、撰寫|李小孟(文字工作者)

演員林鉅在《無法離開的人》扮演政治受難者,於綠島人權園區蠟像館的劇照。(本文照片由行者影像、導演陳芯宜提供,李欣哲攝影)

作品始終蘊含強烈人文關懷,反映社會現況的導演陳芯宜,今年9月以VR360沉浸式作品《無法離開的人》,自30部入圍作品脫穎而出,勇奪第79屆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Venice Immersive Competition)單元的最佳體驗大獎(Best Experience),是該單元的最高榮譽。本作內容融合多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口述親身經歷,透過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為主題,重現威權體制下的時代悲歌。

陳芯宜上台領獎時,首先向國家人權博物館致謝,也感激團隊歷經近2年的努力,共同成就這部深刻描述臺灣白色恐怖時代政治受難者處境的沉浸式作品。她說:「這部VR是關於1950年代,為理想與自由犧牲的前輩。是這些前輩帶給我們力量,我們會繼續把這個精神延續下去。」此作在威尼斯影展廣受好評,也名列2022年高雄電影節VR競賽單元。

威尼斯影展結束後,Openbook邀訪陳芯宜及《無法離開的人》VR技術總監全明遠、美術指導涂碩峯,請他們分享以VR360技術拍攝沉浸式作品背後的艱辛歷程,及說明VR作為時代浪尖的新媒材,如何進行敘事?如何能成為內容創作者未來可運用的媒材載體?未來又有什麼值得期待的發展性?

《無法離開的人》團隊在第79屆威尼斯影展合影,導演陳芯宜(左三)、美術指導涂碩峯(右二)、VR技術總監全明遠(右一)。

陳芯宜現身時,剛結束另一場訪談。她姿態俐落,一邊問好,一邊忙不迭地單手用手機打字回訊,語氣徐緩,眼神犀利,絲毫不見前陣子從威尼斯歸來的疲憊;美術指導涂碩峯溫和笑說稱他「紅豆」就好,VR技術總監全明遠則專注且認真。

這三位的合作陣容,並非是《無法離開的人》才成軍。4年前陳芯宜應高雄電影節VR Film Lab邀請,發表的首部VR360實驗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就是三人共同合作的結晶。涂碩峯與陳芯宜更早在15年前拍攝電影《流浪神狗人》時便結識。

全明遠解釋,有別於現今高雄電影節VR競賽採徵件制,當年雄影主動出擊,邀請最有發揮潛力的幾位導演來嘗試VR360,陳芯宜就是其中一位。《留給未來的殘影》由陳芯宜攜手編舞家周書毅共同創作,另邀請11位舞者參與,以肢體語言表現感官記憶難以言說的生命片段。全長18分鐘的實驗作品,探究VR科技如何造就視覺與感知的交疊,以及面對消逝之物的情感表述。

➤宛如親臨,重擬觀看視角:VR社會性讓全明遠離開動畫業

從小就對「如何將想像的東西立體化」感興趣的全明遠,本業是動畫,2005年就拿下全球動畫界最高殊榮——美國ACM SIGGRAPH電腦動畫展電子劇院觀眾票選獎。2010年還在台科大唸書時,全明遠應陳奕仁導演邀請加入仙草影像團隊,成為共同創辦者。4年後,他離開動畫業,投入VR攝影。

VR攝影是沉浸式作品最重要的基礎,戴上VR頭顯後,體驗者之所以能產生逼真體感,在虛擬世界中進行互動、探索與操控,有賴於此。全明遠曾在臉書介紹立體VR創作媒材始祖Felix & Paul Studios,如何在其他人亂拍品質低劣的平面VR年代,就透過成熟的立體VR作品,展現敘事與畫面層次動人的作品,「讓觀眾感受到親臨另一個時空,真正能把表演者的情緒與情感傳達給觀眾。」這啟發他在人生大海上轉舵朝往VR。

「當年看完Felix & Paul Studios的作品,淚流滿面哭著拿下VR頭盔,震驚了好久,回神後把立體VR視為信仰,從此立志踏上研究立體VR的不歸路。」作為台灣研究VR的先行者,全明遠從頭開始學習,開創一套系統化流程與開發技術工具,從拍攝、布置、後製到檢視效果,過程中與團隊不斷試誤來掌握訣竅,摸索VR的鏡頭語言與敘事邏輯。

全明遠追隨的前輩,是美國虛擬現實技術公司Inside的共同創始人兼CEO,Chris Milk。2015年,Milk曾在TED talk演說時提到,「虛擬實境是終極的同理心機器(the ultimate empathy machine)」,VR媒材的特性除了運用在遊戲娛樂產業外,更關鍵的是讓觀眾「親臨不同世界的不同角落,看見不同的社會階層,對於不為人知的社會重要議題產生同理心」。這樣的思維,深刻影響全明遠看待VR應用的社會性。

2017年,高雄電影節創設「VR Film Lab」,透過獎助鼓勵台灣創作者拍攝VR影片。全明遠與導演徐漢強合作全長10分鐘的VR360作品《全能元神宮改造王》,呈現天馬行空、前衛搞怪的台灣民俗喜劇,入選2018年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這也埋下他日後成為VR Film Lab每年固定合作的夥伴、與陳芯宜合作的種子。

全明遠(中)與Felix & Paul Studios創辦人Félix Lajeunesse(右)合照。(取自全明遠臉書)

➤電影團隊的VR探索:從《留給未來的殘影》到《無法離開的人》

少有人知,2022年震撼國際的《無法離開的人》,曾經可能比初試啼聲的《留給未來的殘影》更早問世。當年接到雄影邀約後,陳芯宜一口氣寫了2部不同方向的劇本,一是從綠島人權園區蠟像館的前輩出發,試圖探究政治受難者的生命主題;另一部則結合舞蹈家的身體表現,探索記憶與死亡的議題。

「我很想拍綠島的題材,但是其他全部人都選周書毅那個劇本。」陳芯宜苦笑。涂碩峯在一旁補充,「當時擔心VR是新媒材,我們不那麼熟悉;而且講歷史,團隊可能會面臨比較多考驗。」陳芯宜回:「大家可能覺得太難拍了。現在回想是好的,國家人權館也是看到先拍的《留給未來的殘影》才來找我,剛好綠島的故事就用得上了。」

《無法離開的人》題材更具歷史縱深,文本必須先經過考察與研究,劇本也加入對話和場景,與主題抽象、以科幻想像為核心出發的《留給未來的殘影》,規模層級不一,事前的功課也大不同。

先前只接觸過少數概念式VR作品的陳芯宜,是在確定要製作《留給未來的殘影》VR360作品後,才捲起袖子開始研究VR特性。她廣泛瀏覽YouTuber自拍VR體驗實況的影片,觀察體驗者探索與關注的部分有何差異:「就像做人類的行為研究,看看在VR的世界裡大家在乎的是什麼。」

對涂碩峯來說,籌備《留給未來的殘影》也是他認識VR結合美術如何執行的契機。電影美術的職務範疇可說包山包海:開拍前的影片風格調性確認,接著美學設定、場景設計、陳設、道具、平面、質感,現場執行時也需要進行最後把關,讓每個畫面都符合該電影定調,視情況調整。

涂碩峯解釋,一般拍攝電影現場的調整變動性可以很大,但VR360製作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VR這個媒材實際拍攝時,現場非常需要不斷重複檢視任何關於尺寸、距離、高度的設定,人物之間的距離、換場,空間每個面向也要同時考量進去。連後期資源、特效可提供的實際效果,都得在前期拍攝前討論出方向,才能去執行,沒辦法等拍攝後又臨時變動,一般影像與電影作品沒這麼嚴謹的約束。」

美術指導涂碩峯(照片由涂碩峯提供)。

➤VR敘事的類劇場特質:場景、光源、互動接觸與隱形特效

為了打造擬真的沉浸式體驗,涂碩峯提出除了美學的思考之外,美術需另顧及的三面向:延伸出真實性的空間感、環境光源的合理性,以及能相互銜接體驗者的視角:「VR實景拍攝的技術上有一定的限制,在距離之內或距離之外產生的效應完全不一樣,這是在美術設定上必須放進去考量的。另外,VR360呈現需要銜接、縫合視角,在實際拍攝時也要注意,盡量避免人物跟物件處在需要縫合的位置上。」

涂碩峯接著解釋VR360片中打光與電影的差異:「拍攝360度的場景時,實際拍攝的空間範圍,燈具沒有地方藏,所以任何從上面來的打光,那就必須給出一個合理性的語言、表現方式,比如堆疊戲劇性。」這麼做的原因,是顧及若虛擬世界的細節沒有掌握好,造成與真實世界顯著的落差,觀眾就會出戲,「我們要盡量減少觀眾在虛擬空間產生困惑、猜疑的情緒。」

陳芯宜也強調:「VR360不像電影,無法剪接,需要精準。」言談間,她往往以劇場來類比VR好促進理解:「相較於電影,它其實更像是劇場,因為劇場就是在同一個空間推進,經由燈光、場景變化,就切換一個時空了。」

籌拍《無法離開的人》時,劇組跟演員都有空的檔期只有短短3天。團隊用1天在綠島取景(還遇到下雨),2天進棚拍攝,幸好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達成這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我們真的做了非常多的前製,包括這場戲的對白該講多久、推軌推多久,推軌速度多少,我這樣走來,攝影機過來……現場所有timing都要設計得很好。」陳芯宜表示。

《無法離開的人》拍攝現場,拍攝團隊討論中。

➤三維展演的調度:複雜,更需要絕對精準

受訪當下,陳芯宜直接請涂碩峯展示現場平面圖檔案,只見攝影棚變成一個方框,每個人的相對距離與走位,都以點與線標註。每張頁面都只容納一個場景設定,每個場景設計都不盡相同。

於是我們能夠想像,一部無法剪接、現場不得有絲毫差錯的拍攝,其作業多耗費心力,種種限制讓人光聽就神經緊繃。而另一方面,VR所具有的空間特性,必須讓不同維度與場景可以同時出現,環繞觀眾。面對這樣高度複雜的場景,陳芯宜分享她處理劇本的方式:「空間不一樣,我會分開寫,A、B、 C面,甚至底下有D面。我會跟大家說,A加C就是什麼,整個劇本是非常複雜。」

《無法離開的人》有個橋段,同時呈現了三個維度的場景。體驗者往前看,主畫面是阿青與其他政治受難者,豬隻般懸空吊掛,遭受嚴刑拷打、傷痕累累,分不清是否尚存一息。後方亮著刺眼的逼供白光,脅迫的話語聲回音重重,只見懸掛的人越來越多,畫面讓人手心冒汗、痛苦不已。往右望,是焦急的阿青太太嘉美,腳步來回,內心焦灼,想與阿青見面,卻看到丈夫名字列在被指控「意圖顛覆政府依法處死」的公告上。往下看,地面裂了大洞,下層是身陷囹圄、鼠族(註)般聚集仰望的其他政治受難者,他們面色絕望、不斷低吟,渴望逃奔自由,卻無法離開。

註:《鼠族》(MAUS: A Survivor’s Tale)是亞特‧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連載於1978年至1991年的作品,為紀實漫畫經典,更是納粹大屠殺相關題材的破格之作。「鼠族」一詞象徵的是希特勒與二戰德國對猶太人的輕蔑與歧視,現實世界的種族清洗在作者筆下化為貓抓老鼠的比喻,在此文引申為被壓迫者的群體象徵。
《無法離開的人》中,政治受難者受到嚴刑拷打,場景令人怵目驚心。

可以想見,這般錯綜複雜的拍攝準備與後製功夫,絕對是經過緊鑼密鼓的安排與討論,才得以透過計算過的場面調度,產生震懾人心的戲劇張力。陳芯宜說,「其實最後會發現,觀眾是唯一的全知者。」過程中,我們似乎正在以五感閱讀一部多聲敘事的立體文學作品,進入195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從受難者、難友到家屬及後代不同身分角色的生命核心。

即使已超前部署,拍攝成果如何,現場沒人知道。全明遠指出,VR攝影機通常由非常多顆鏡頭組成,拍攝資訊還需要技術人員進行大量的後期特效處理,才能產出最後觀眾看到的高品質立體影像,「做得愈好,觀眾就愈看不出破綻,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隱形特效』。」

不過,如何讓觀眾信任虛擬實境,能夠被說服,就又是另一個挑戰了。

陳芯宜(左)與全明遠(右)在《無法離開的人》工作現場。

➤如何促成偶然發生?無法如電影限縮視角,但能置入互文情境線索

「當能看與所見之間,在能觸與所觸之間,在一眼與另一眼之間,在手與手之間,某種交融(recoisement)發生,人的身體就出現了;當感覺者-被感覺者之間的火星點燃,人的身體就出現了;當這把不會停止燃燒的火,讓身體鬆脫出任何偶然都無法達成的偶然之舉,人的身體就出現了……」
——梅洛龐蒂(Merleau-Ponty),《眼與心》

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召喚體感與共情?關鍵在於,透過設計引發身體感。陳芯宜以《留給未來的殘影》中的互動為例:「周書毅的火柴遞出去就是要50公分,那50公分是人會有感覺(很接近),火又很真,你就會想要去碰。」她也提到《無法離開的人》中朝觀眾走來、說話互動的坤伯:「Eye contact(眼神接觸)是很有效的,眼神也是設計之一。坤伯眼神帶有一種堅毅的感情,會讓人產生連結。」

當然不只是置入技術設計就好,陳芯宜認為,要產生真實身體感,得有相應的情節,並提供有效的資訊、有用的接觸與暗示。畢竟觀眾戴上VR頭顯後,能有限度的探索與觀看,這時候導演即便無法如一般電影鏡頭去限縮觀眾焦點,卻能夠在空間置入有用的線索或提示,增加場景真實度外,也能補強觀眾對於角色與敘事狀態的熟悉感。

何謂有效、有用?「有用,是讓觀眾被吸引進去。當坤伯走來,不管你覺得壓迫、想退後,或想要摸看看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就已經引發身體感了。一旦身體感進去,經由情節設計,會讓人有真的身處在那個空間的感受。有了這個感受,往下的東西就會成立。」

坤伯在《無法離開的人》從遠而近走來,朝向觀眾說話。

➤以退為進的後設揭露:納入觀眾預設心理的過場設計

《無法離開的人》體驗過程有如觀看舞台劇,但原有的舞台距離已被抹去,每一瞬間都接近「逼視」,帶來臨場的感同身受。令人玩味的是,《無法離開的人》類似蠟像館導覽影片的故事開頭,以及轉換場景時,彷彿進入數位製作後台,看到虛擬空間浮現閃爍的螢光綠色網格,也都是團隊試圖讓觀眾卸下心防的精心巧思。

「我不想要觀眾一進來就在1950年代,那樣就覺得是在看歷史故事,看一個別人的故事。」陳芯宜露出一點得意的神情,「要把你抓進來的方式是,先假裝在看蠟像館導覽,讓你放下戒心,而不是一開始就告訴你,我要講一個1950年的故事,結果忽然莫名其妙就穿越時空,蠟像為什麼變真人?」

陳芯宜引導觀眾的方式,就是刻意設計具有後設意味的路徑,「故意讓『你正在看VR』這件事情,也被後設進去,反而變成一種利用。」但最後情節上還是要把觀眾拉回現代,讓觀眾能感受1950年代的政治受難經驗並不是終止於過往了,而是現在都還未完結。

陳芯宜(左)與飾演坤伯的演員林鉅(右)在拍攝現場。

➤如何讓觀眾感受到囚禁:設計視角

涂碩峯也分享,團隊繼《留給未來的殘影》之後,也在思索《無法離開的人》如何突破:「《留給未來的殘影》比較明確,主要考慮的面向是如何引導觀眾視線和身體的直觀反應;在《無法離開的人》,團隊其實有個共識,想一起探索怎麼把觀眾框在敘事的情境裡面。所以,這次的視角設計,最終都是希望讓觀眾感覺自己實際被囚禁或框在這個空間內,甚至被包圍起來。」

於此,70年前受政治迫害而喪命,無法從不自由的狀態離開的前輩,與現今透過VR360作為體驗載體,當下領受痛苦共感、無法離開的我們,竟彼此匯集了。

演員許時豪在《無法離開的人》中飾演政治受難者阿青。

➤時間凝結的所在:閱讀白色恐怖主題出版品

陳芯宜回想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剛成立時,就已規畫設立蠟像館。她想像政治受難者的前輩們定格的身影,一直放在心上,總希望有天可以用來拍攝什麼,「那種時間凝結在那兒的感受是很強烈的。」

國家人權館前館長陳俊宏與專案助理何友倫在體驗《留給未來的殘影》之後,深受震撼,認為媒材性質很適合搭配歷史題材,因此邀請陳芯宜以白色恐怖為主題製作VR360作品。為了突顯政治受難者沉重、讓人遺憾的生命經驗,不是單一個人的經歷而是時代的產物,陳芯宜於是大量閱讀口述歷史、遺書,融合不同前輩的親身故事做為文本。

她為此作閱讀的書目,囊括政治受難者回憶錄、家屬訪談、具代表性的文學選集還有學術研究論文,包括:《無法送達的遺書》、《流麻溝十五號》、《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回憶・見證白色恐怖》、《獄外之囚》、《馬鞍藤的春天》以及林傳凱論文〈在火燒島鍊鋼,直至殞落──重探「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1953-1956)〉。

「這幾本書都給我很大的沉浸感,因為內容其實就是當時前輩們的口吻。光聽一些故事就會想哭,比如,政治犯受難者前輩托付書信給他的難友,難友先送出去給這個人的父親,但家屬害怕書信變成證據,就燒掉了。」陳芯宜哀傷地說。

演員潘麗麗飾演阿青的女兒文敏,前來綠島與阿坤相認後,讀到父親的遺書。

➤VR360敘事如何可能?探索空間與觀者的關係

「做VR的時候,一直問自己:為什麼要做VR?絕對不想要為了VR而VR。」陳芯宜提到身為觀眾時,不喜歡被強制回應的設計,「硬是要我互動,我就很不想。」籌備時期,看到某些VR作品,陳芯宜有時候也會困惑「這樣的題材拍成電影、紀錄片就好」,為什麼要畫蛇添足?

如同蔡明君在《推拿,一個策展實踐的回顧:侯俊明《身體圖》訪談計畫》一書中,引用美國策展人瑪莉.珍.雅各(Mary Jane Jocob)的說法:「為觀者創造空間時,不僅是要考慮到身體,還需思考到心理上的空間,保留足夠的空間與距離,讓每個觀者都能夠去找尋自己與作品之間的關係。」 (What Makes a Great Exhibition?, Philadelphia Exhibition Initiative, 2006)

「VR是一個全新的媒體,創作者應該去找出它的語言是什麼,用虛擬空間的特性,讓觀眾的觀看可以產生新的意義。」對陳芯宜來說,VR與電影的邏輯、系統與特長截然不同,因此她非常不認同將VR視為電影的延伸或分支:「電影有鏡頭、剪接,有它的節奏,可以透過很多電影技巧去調度腦袋,讓你把精神投注在2D畫面裡。但VR就完全不是這樣。它比較是調動你的身體感,進入後就能身歷其境去感受。」她舉例,VR體驗比較像是做夢,結束後會有一種分不清究竟身在夢境還是醒來的恍惚感。

演員黃姵嘉飾演政治受難者家屬,阿青的妻子嘉美。

之所以選用VR360而不是拍攝電影來說政治受難者,是由於陳芯宜認為VR最適合處理的議題就是記憶與死亡,同時她也想進行自我突破:「我想挑戰所謂VR360的敘事。VR360真的沒辦法好好說故事嗎?其實從2017年我開始接觸到2022年,已經越來越少人拍VR360影片了,大部分的人都寧願做遊戲、互動,否則觀眾不會安靜看。」她語氣不甘:「但真的是這樣嗎,VR360敘事真的不可能嗎?」

因此,陳芯宜不僅將文獻資料彙整好,化為流暢又能勾出情感的劇本,團隊在美術與VR技術方面支援視覺呈現,更加入了音樂元素,不但呼應重現史實,也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情緒張力。

➤台灣社會的經驗,也是普世性議題

《無法離開的人》出現的音樂有:四六事件中麥浪歌詠隊的〈青春戰鬥曲〉、難友們為即將被槍決的受難者同聲唱〈安息歌〉,以及結尾時,海筆子劇團扮演經歷過白色恐怖的前輩們,捧著受難者黑白遺照,送葬隊似的邊遊行邊激昂合唱〈團結的人民永遠不被擊潰〉。

讓〈團結的人民永遠不被擊潰〉出現在結尾,陳芯宜期望的是藉此傳達出抵抗與憤怒的力量:「鼓舞的力量也好,發洩的力量也好,因為不希望最後大家看完,只覺得前輩好可憐。我不想要讓情緒停留在這兒。」在威尼斯影展放映時,原本擔心因為語言或文化隔閡,國外觀眾無法被感動、沒有反應。「還好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有太多太多觀眾都看到哭了。」全明遠欣慰地說。

陳芯宜認為,這也跟〈團結的人民永遠不被擊潰〉的普及性有關,「人權議題是全球都在關注的事情,片尾這首曲子,全世界只要是抵抗過威權、掀起社會運動的國家都會用,所以大家會很有共鳴。這部片最終的轉型正義議題,其實也是全球的議題。」她表示,很希望觀眾體驗了《無法離開的人》後,能有切身的感覺,讓前輩追求自由的精神能有所延續。陳芯宜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沒有延續這種精神的話,(悲劇)以後還是可能會發生。」

➤勾起人類終極同理的VR技術,更應反思與檢視創作的核心

至於VR360的未來呢?

經過這幾年對VR互動遊戲與沉浸式作品的觀察,還有接觸元宇宙為基礎的VR線上即時互動演出,陳芯宜發現,其實VR科技若運用得好,探索的過程不但會「刷新你的感官」,也會發現人類在體驗互動之餘,終究還是會有情感本能被掀動:「經由我們對這個虛擬世界的新探索,或許可以重新認識人類的行為或情感——不是為了要操弄,也與技術無關,而是想找尋對人類來說,最珍貴的那個核心是什麼。」

這也令她反思:這樣的設計體驗,未來會越做越精緻嗎?勾起人類情感的背後是什麼?可以如何運用到作品裡?

《無法離開的人》結尾,體驗者距離黑夜裡在海邊捧著遺照合唱的海筆子劇團越來越遠,淚眼婆娑中,又重新來到開頭的起點,佇立於浪潮沖刷的海洋中央。舉頭看,那邊是綠島,腳下有著不知通往哪裡的石階。前途茫茫,後路無蹤,一隻蝴蝶撲翅而來,輕盈而脆弱。阿青曾在與坤伯談話中,說到嚮往蝴蝶的自由自在。

這樣的設定,一如《來自清水的孩子》傳主蔡焜霖與陳英泰,共同追憶摯友蔡炳紅所提到的畫面:「陳英泰說,蔡炳紅在等待判決時,給軍監的難友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他做了個夢,在夢中變成一隻蝴蝶。自由飛在長滿杜鵑花的山野裡。」

2018年陳芯宜在臉書貼文曾記下她的思索:「如果順利召喚了觀眾的身體,這條路要往哪裡去?VR要/能給人類的是什麼?」如今重新提起,她坦然地說:「就因為我們不知道,所以才不斷地探索這個媒材的可能性,才有辦法走到今天,才探索到這裡。你說我知不知道現在VR到底要給人類什麼、要往哪裡去呢?到現在我也還在想。這個思索是不會停止的。」●(原文於2022-10-20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無法離開的人
The Man Who Couldn't Leave


輔 12+|陳芯宜|台灣|VR360|2022|彩色|35min

★ 2022 威尼斯影展 最佳體驗獎
★ 2022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

劇情簡介

綠島曾關押政治犯的蠟像展示場,政治受難者坤伯正述說著當年的情景。隨著坤伯導覽的腳步,觀眾彷彿穿越時光隧道,一同經歷了1950年代坤伯與難友阿青的故事。他們像是被凍結在時間裡,守護著約定而無法離開,也等待著那位能讓故事不斷被傳頌下去的人。《無法離開的人》融合多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經歷,以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穿越歷史與時間,並藉由VR沉浸式體驗,期待喚起不同世代對這段歷史與人物的共感。

導演 陳芯宜 Singing CHEN

作品橫跨電影、紀錄片、VR與電視劇,常聚焦在人生存的處境與信仰,以魔幻寫實的手法、細膩的敘事,建立獨特的影像語言。作品曾在柏林影展、金馬獎等30多個影展入圍或獲獎肯定。

2022高雄電影節.VR競賽 《無法離開的人》場次表


★《無法離開的人》製作團隊推薦讀物

導演 陳芯宜

☆白色恐怖議題延伸閱讀

  •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林易澄、林傳凱、胡淑雯、楊美紅、羅毓嘉著,春山出版,520元
  • 《流麻溝十五號》,曹欽榮, 鄭南榕基金會著,書林出版,450元
  •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郭松棻等著,春山出版,1460元
  • 《回憶.見證白色恐怖》,陳英泰著,唐山出版社,280元
  • 《獄外之囚》,許雪姬編著,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1200元
  • 《馬鞍藤的春天》,陳新吉著,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300元

☆影響人生經典閱讀

  • 《屈辱》,柯慈(J.M.Coetzee)著, 孟祥森譯,天下出版
  • 《深河》,遠藤周作著,林水福譯,立緒出版,320元
  • 《春琴抄》,谷崎潤一郎著,楊曉鐘譯,三聯出版,440元
  • 《契訶夫小說選》,契訶夫(Carl G. Jung)著,汝龍譯,桂冠出版
  • 《棋王樹王孩子王》,阿城著,大地出版,200元
  • 《莊子讀本》, 文國編輯部編,文國書局出版
  • 《複眼人》吳明益著,新經典文化,360元
  • 《睡眠的航線》,吳明益著,二魚文化,290元
  • 《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著,聯合文學,320元
  • 《百年孤寂》,馬奎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著, 葉淑吟譯,皇冠出版,450元
  • 《紅書》,榮格(Carl G. Jung)著,魯宓、劉宏信譯,心靈工坊,1100元

美術指導 涂碩峯

  • 《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張老師文化,520元
  • 《惡之華》,波特萊爾著,莫渝譯,志文出版社。
  •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榮格(Carl G. Jung)著,龔卓軍譯,立緒出版,390元
  • Hieronymus Bosch Xl Taschen Fischier》(耶羅尼米斯.波希畫冊),Stefan Fischer著,Taschen Deutschland GmbH+ 出版。

VR技術總監 全明遠

  • 《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理查.費曼 (Richard P. Feynman)著,天下出版,500元
  • 李家同書籍作品(《讓高牆倒下吧》、《故事六十八》、《下一站》、《陌生人》)
  • Malcolm Gladwell書籍作品(《大開眼界:葛拉威爾的奇想》、《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podcast節目〈Revisionist History〉
  • Dan Ariely書籍作品(《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話題》「雪」如何作為文學/抗爭的主體:韓江文學中的抵抗宇宙

編劇書簡S2EP5〉巨大的集體創傷:婁燁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及其他

人物》東山鴨頭那邊曾經有一場地震:專訪梁綉怡談小說集《東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