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那些被忽視的角落,都有他們在關注:訪報導者團隊談《島國毒癮紀事》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回溯這個題目的起點,《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表示,之前採訪高風險家庭時,接觸到含藏其間的酒癮、藥癮問題,「我發現我們對青少年一點都不了解,台灣各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此外,檢察官林達曾親自訪談過100多位藥癮者,從他口中得知這些人的多元樣貌,也讓李雪莉決心揭開外界對「毒癮」的迷思。
《報導者》團隊,左起:楊智強、李雪莉、曹馥年、陳潔。

採訪撰文|林欣誼(文字工作者).攝影|張震洲


在台灣談到毒品,一般大眾的想像若不是戲劇化的毒梟電影,就是從小接收到的反毒宣導。我們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反毒標語耳熟能詳,對「毒蟲」等同於幫派混混的印象,也深植人心。

然而,《報導者》團隊以「冰山一角」來形容以上這幅簡化、甚至誤解的圖像,更因此耗時6年,完成長達20萬字的《島國毒癮紀事》報導專書。書中藉由豐富的採訪故事,描繪出用藥者立體的面孔,並爬梳台灣毒品從販運、盛行種類,到第一線檢警、醫療、社福人員面對的實況,筆法流暢,抽絲剝繭出毒品議題的層層面貌。

根據官方最新調查,台灣現毒品盛行人口約1.15%,即23萬人左右。先不論其中黑數,截至2023年2月,台灣關押在監的受刑人高達42%為毒品相關犯罪,造成監獄過載。可見「通通抓去關」只能反應社會對重刑化的需求,治標不治本,毒犯在獄中擴大人際網路,更有「越關越大尾」的現象。

這也是為何1998年《毒危條例》上路後,將毒品施用者定位為「病患性犯人」,從監禁手段轉向治療優先,並衍生出「勒戒所」與「戒治所」。然而這兩者仍屬矯正體系,成效不彰,更應付不了毒犯「塞車」的情況。

新店戒治所。(攝影/吳逸驊;報導者提供)

2008年開始實施的緩護療(全名「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讓毒犯經審查評估後,得以獲緩起訴處分,進行戒癮治療。2020年《毒危條例》修法,更擴大戒癮治療的多元處遇,可評估個案適合進入醫療體系,或轉介到民間的戒毒協會、長住機構等。

漫長的醫療轉向與修法歷程,呈現了台灣反毒的「剛柔兩面」,目前逐漸以支持代替懲罰,以藥癮者取代毒癮者污名。而這正是《島國毒癮紀事》開展的背景。

➤關於毒品,等待永遠最難熬

台灣毒品氾濫程度不比歐美,但對毒品議題也封閉少談。除了偶有警方破獲毒品的報導之外,媒體少有著墨。一般人印象較深刻的,大約是2016年底,「土豪哥」朱家龍在W Hotel辦毒品派對導致21歲傳播妹吸毒猝死,或者2019年經營亞太毒品走私的「屏東王」林孝道落網等新聞。

回溯這個題目的起點,《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表示,之前採訪高風險家庭時,接觸到含藏其間的酒癮、藥癮問題,「我發現我們對青少年一點都不了解,台灣各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此外,檢察官林達曾親自訪談過100多位藥癮者,從他口中得知這些人的多元樣貌,也讓李雪莉決心揭開外界對「毒癮」的迷思。

2019年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的報告,直接點名台灣在亞太毒品販運鏈上的關鍵角色。《報導者》開始聯繫聯合國相關官員、台灣駐外緝毒單位,也前往高雄的少年矯正學校,訪談因運毒被送到此地的馬來西亞少年。《報導者》也跨國與印尼《Tempo》、馬來西亞《R.AGE》等媒體合作,分別採訪印尼巴淡島(Batam)監獄的台灣毒品走私犯、調查大馬當地吸收少年運毒者的招募情況等。

同時,團隊也採訪吸「笑氣」(作為醫療、工業用的一氧化二氮N₂O)吸到ㄎㄧㄤ的年輕人;探訪酒店「藥桌」文化與毒咖啡等新興毒品;進入戒治所、醫療院所和民間戒癮機構,實際接觸成癮者及其家人、醫療、社工人員,並追查員警如何為了緝毒績效陷入抓毒輪迴,遍訪檢察官、法官的實務工作……從司法、醫療、社福等各面向,逐漸串起報導的脈絡。

李雪莉比喻《島國毒癮紀事》這本書就像紀錄片般慢慢「演化」,記者依擅長領域多線進行:曹馥年專跑社福線、陳潔主訪醫療、楊智強負責國際。但採訪過程因疫情、俄烏戰爭爆發而有所延宕。

最辛苦的往往不是採訪本身,而是「等待」。比如國際聯繫曠日費時,等到回音已過數個月,甚至斷線失聯。也曾與用藥者約訪,卻因對方作息紊亂或身心狀況不穩,屢遭爽約而重頭再來。這種不確定感,與反覆抽離題目再進入的過程,最是磨人。

➤毒與藥、罪人與患者、個案與朋友

曹馥年與陳潔談及採訪中最大的衝擊,不約而同表示是醫師的諄諄提點:「成癮,其實是一種需要治療的慢性病。」毒與藥只有一線之隔,從罪犯到病患也是,當界線模糊,就是記者的工作著力之處。

因此不論走訪戒癮機構,或接觸用藥者,《報導者》團隊最想寫出的,就是每個施用者背後的故事——他們可能是從事高勞力工作,為了提神而用安非他命的卡車司機;可能是家庭失能,渴求同儕認同而用K他命的年輕人;或者只是因為好奇,以為不會成癮結果徹底失控的業務員。

「以前刻板印象覺得他們是被帶壞、沒有意志力啦,但接觸後我明確感受到,他們生命中有很多無法緩解的痛。」陳潔表示,就連陪伴他們的醫師、心理師,也常因個案反覆戒毒不成而感到挫折。「但也是這些醫療和社福工作者的付出,讓我在沉重的議題裡感到希望。」

對海洛因使用者來說,必須靠著替代藥物緩和戒斷症狀,漸漸停止海洛因的使用。(攝影/吳逸驊;報導者提供)

曹馥年則說,因為採訪而走進一小片受訪者的生命故事,打破了她過去認為用「重刑」解決毒品問題的想法。

報導中將「吸毒者」正名為「成癮者」、「用藥常人」,代表的便是更平等的眼光。李雪莉坦言,面對生命經驗完全不同的底層受訪者,「我們會shock,但不從高處評斷,更不抱著看戲心態。我們嘗試融入,但也理解記者無法介入。」比如,她曾接到受訪者因再度用藥被抓、半夜從警局打來的電話,「我也只能將情況告知給認識他的社福單位。」

不過有個特例,是2013年進行「廢墟少年」採訪時,她在中途學園認識的13歲少年小傑。他成長在毒癮家庭,周遭大人反覆因施用和販毒入監,但她看著小傑一路努力,去年剛考上大學,「我就像個阿姨,有時會送禮物、包紅包給他。有人批評我這樣不符合倫理,」李雪莉反駁:「但所謂倫理,不應該是鐵板一塊,可以回到人與人的互動,而非記者的身分凌駕一切。」

當時,楊智強更租屋在竹北,與一群所謂邊緣少年比鄰而居,時常相約唱歌、吃飯,還曾在KTV目睹砍殺。雖以記者身分相處,但楊智強自述從小身邊很多這類朋友,感覺理所當然,「反而是回辦公室開會時,才發現另一種觀察他們的視角。」

少年們加入公司或會所,有的是為了滿足物質慾望,但更多是來自破碎或風險家庭,他們為了生存而誤入歧途。(攝影/余志偉;報導者提供)

這次楊智強藉由朋友引介,想跟訪這群少年當「小蜜蜂」運毒的過程,但因事涉危險而被對方拒絕。追查境外毒品販運鏈時,他更因找到某毒梟資訊,而被受訪的警察警告:「小心被殺!」

記者深入田野,往往和受訪者建立長期的關係,李雪莉認為許多時候記者「無法準備」,但交往過程自然而然,「從相處到執筆敘事,最核心的就是『真誠』」。

➤相互理解,大家一起好好活著

歷時6年投入這個專題,曹馥年最大的感觸是「變化很多」。法制上,歷經了政府2017年、2021年推動的兩期「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2020年《毒危條例》修法後更多元的處遇方式,還有電子煙的管制辦法修改,與台灣「大麻合法化」呼聲起時,國際間也快速變動的開放資訊等。

法條變更的同時,人的故事也在生長,尤其戒癮者的情況事過境遷,內容需不斷更新,曹馥年苦笑,直到新書進入二校、三校期間都還在改稿。

報導除了反映現實、追索真相,也帶著些許改變的期望。正如李雪莉在書中寫道,希望本書能提供不同的視角,理解毒癮者的面貌,「如果我們能了解不少用藥者的源頭是痛苦,就能減少以憤怒和應報來回應正在擴大的社會問題。」

網路媒體《報導者》自2015年成立以來,深入各種調查採訪議題,從聚焦台灣遠洋漁業的《血淚漁場》、高風險家庭的《廢墟少年》、石化產業的《煙囪之島》,到前進戰地的《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以及《報導者事件簿》系列的留學黑工等,已有多部專題結集成書。

面對規模龐大的專題,李雪莉自述帶領團隊討論最多的是「角度的辯論」,與如何把題目做得透徹、寫得「Harsh, but Fair.」。而她身為編輯,卻更常與同事共赴新聞現場,「因為我最想保持的角色,還是記者。」

說使命感或許太清高,對《報導者》的記者群而言,這份工作無非是因著對人的好奇,想建立更多連結,讓知情帶來更多同理。而一篇篇報導、一本本書所累積的讀者與迴響,以及幸運的話,現況的一點點改變,就是支持他們持續投入的最大動力。●(原文於2023-05-30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島國毒癮紀事:那些在製販、司法、醫療、社區裡的用藥悲劇與重生
The Many Faces of Addiction: Taiwan’s Eternal War on Drugs
作者:李雪莉, 曹馥年, 楊智強, 陳潔, 《報導者》團隊
出版:春山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

曹馥年
《報導者》資深記者,關注社會福利、兒少權益、性別、人權等議題。曾獲SOPA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臺灣新聞攝影大賽優選等。著有《出發!到世界討生活》、《環島讀冊》。

楊智強
《報導者》記者,主要負責國際、人權與社會等相關議題。長期關注羅興亞難民、緬甸內部族群突、韓國社會與臺灣軍事相關議題。第四十三屆金鼎獎專題報導獎得主、曾獲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SOPA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等。著有《最陌生的鄰居:韓國》一書,並為《烈火黑潮》、《報導者事件簿》共同作者。

陳潔

《報導者》醫藥記者,臺大新聞所畢業。關心公衛政策、醫病關係、健康保險及傳染病等議題。曾獲SOPA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及曾虛白新聞獎。

《報導者》團隊
臺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報導與深度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話題》「雪」如何作為文學/抗爭的主體:韓江文學中的抵抗宇宙

編劇書簡S2EP5〉巨大的集體創傷:婁燁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及其他

人物》東山鴨頭那邊曾經有一場地震:專訪梁綉怡談小說集《東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