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齋深巷

舒嫚
·
·
IPFS
·

1989年蘇曉康聲援參與六四運動的學生,遭受到通緝追捕,

因得有力人士幫助逃往海外,三十年有家歸不得。

老母親告訴他:想回家,就別再罵他們。

於是流亡者蘇曉康回眸當年,少年時隨父母親從杭州移居北京,

住進報社宿舍,人稱西齋廂房。

那是六○年代初,也就是「文革」前的北京城,

還能感覺到一種古帝都的氣派,

那黃瓦紅牆、嶙峋城樓、廟宇殿群,是隨時隨地觸目可見的。

後來從書上讀到的當時梁思成對周恩來動情描述的

「帝王廟牌樓在夕陽跌墜,漸落西山背景下的高度美的畫面」,

則是壓根兒無緣見識了。

這座古都最終沒有倖存下來,

八○年代他在報告文學創作的初期,

曾挖掘一部建築史與政治史交織在一起的「梁思成悲史」,

四九年北平改名為北京,

梁思成就建議中央行政區應在古城之外的西部地區建設,

以避免毀掉古都,求得新舊兩全,但是遭到蘇聯專家的反對,

他們主張將中央行政區放在古城中心區建設,毛澤東支持後者。

接下來北京的城牆、城樓、牌樓等陸續被拆除。

所以北京在五六○年代是有一種歷史性的擠壓發生了,

讓你處處覺得有一個驕橫的粗人,

肆無忌憚地躺在明清兩朝絢爛的屍骨上撒潑,

你或許可以聽到那屍骨的呻吟。

古人稱北京天子腳下,古皇城的邊緣,

至今留著一個地名叫「皇城根」,還分東西兩段。

皇城該是個何等模樣?少年不明白,聽老北京說,

至少大清時的皇城範圍是沒有百姓居住的,

以現代北京城從東四到西四

這麼大一塊地方無人居住,那情形是想像不出來的。

六○年代初的北京城,這一帶的氣象,是中央機關的衙門、

宿舍糾纏在港汊般胡同裡的民居之間,

途經紫禁城外的護城河時,就會穿過許多從前的王府大門,

裡面如今都住上了坐紅旗轎車的元帥或副總理什麼的,

過了故宮再往西一兩里多,上得一座橋來,便有鐵欄杆和佩槍的士兵了,

橋一側是悠悠的白塔,另一側便是中南海,

猶如一口不斷釋放出風暴來的深潭,

平日裡卻總是靜靜的,他們稱之為「救星」的毛主席就住那兒。

少年日日踩踏筆直的街道,小街、古都、天子腳下紅樓、五四、反帝百年,

崇禎上吊自盡御花園,青年毛澤東打工閱覽室,

中共創始西齋廂房,文革狂飆沙灘大院,學生運動百年迴圈,

這個最「文化」的地方恰是百年劇變漸成文化沙漠的策源地……。

蘇曉康執筆如火燭,帶著我們走入其中圍繞皇城根上的波濤,以數萬字推起漣漪。

跨越漫長時間,流亡者夢回故鄉,窺看歷史的明滅。




西齋深巷

作者: 蘇曉康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20/02/14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舒嫚對生活隨意就好。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舒嫚愛看戲《2》
14 篇作品

狗陣《Black Dog》

舒嫚愛拍花
86 篇作品